什么是主体性?如何构建主体性?丨文章备份

阿蓝
阿蓝
阿蓝
2607
文章
0
评论
2023-10-2400:20:35什么是主体性?如何构建主体性?丨文章备份已关闭评论 200 次浏览 2788字阅读9分17秒

前言:问题呈现

在研一上学期,笔者时常性地探寻读研的意义但获得的却是无意义感。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从来都是一个目标感不是很强的人,对于很多事情没有很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自己会有比较多的想法,但是知易行难,眼高手低,很多事情仅停留在想法和初步尝试就草草结束了。

这种无意义感集中表现为:“具有研究生的身份,但没有研究生的水平”的名与实的分离;“做的是作业与任务并不是学习”的做与学的相背;“似乎在学习,似乎又没有学习”的事与愿的相违。总之,读研期间的无意义感让笔者产生了莫名强烈的割裂感,自己学习与生活充满张力。

在数次组会和几次讨论中,笔者的导师(下文简称为老师)反复提及的“主体性”似乎给笔者带来一些启迪和顿悟,那么,是否具备主体性是解决这种无意义感与割裂感的一剂良药呢?

一、主体性:伪问题还是真问题?

(一)落地的还是悬浮的主体性?

在笔者看来,每个人都会主动,也有目标,只是程度有明显的差别罢了。每次老师都强调我们要有主体性,不要被其他事给绊住,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光是课程任务就能牵着多数人走了,此外大家还有师门任务、诸多杂事,自己的课余生活都被压缩了。所以,笔者一直疑惑:老师说的“主体性”究竟是伪问题,还是真问题?

依照老师的说法,主体性是可知可行的,我们姑且把它看作真问题。但即便是真问题,我们也必须弄清它究竟是落地的还是悬浮的?如果主体性只是飘在上面的东西,如同“空中花园”,想象中很美,但是现实中很难存在,那么探讨它并没什么意义;如果主体性是能够落地的,能帮助个体发展,怎样才能做到呢?

(二)主体性的概念解释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给“主体性”一个更为清晰、深刻的概念界定。“主”即自主/主动,“体”即个人/个体,那么从字面理解,“主体”就是说要“以我为主”,“主体性”说的就是具有主动性的个体。更准确地说,具有主体性的个人是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从哲学角度讲,主体性其实是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特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

具体地,笔者认为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内化为明确的目标(目标感);另一方面,外显为及时的执行(执行力)。换言之,也可以把“主体性”理解为“知行合一”

二、落地的主体性

从对主体性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体性是可以落地的。那么,“主体性”要如何落地呢?其实也就是做到文章开头就提到的两点——目标感和执行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有目标地努力并坚持不懈。

 

(一)内化:目标感与目标

所谓的目标感,就是明白自己当下要做什么,之后要做什么;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即便自己很抵触但非做不可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目标不一定要非常清晰,非常长远。按太过清晰、长远的目标走只会是刻舟求剑。因为现实情况往往会向目标里塞一些我们意料之外的东西,甚至是直接打乱计划。也就是说目标要稍微模糊一点,不要太具体化(但任务必须清晰化,目标与任务是不同的)。

(二)外化:执行力与执行

所谓的执行力,就是该做事情/任务时就不犹豫,不拖沓。比如冬天早晨准时起床、准时提交期末作业等。

值得注意的是,执行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阻碍因素让我们分心,很难做到高效。笔者的建议是,必须要做到在短时间内只做一件事,这样才会有高度的专注力,才会有比较好的执行。另一个需要我们学会设置提前量。像开会前20分钟就进入会场,早点完成任务一定不会比准时甚至超时完成的质量差,因为时间越靠后,需要处理的事情大概率会只多不少。时间不足,事情又多,对完成手头上的任务还会追求保质保量吗?

(三)混谈:心中有数地做

在落地主体性的过程中,“目标”和“执行”是一体的,应当将二者“混为一谈”。在一次重要面谈中,老师用了三个词来概括主体性:用心、目标、效率。

所谓用心,就是要全力做。无论主动还是被迫的,该完成的事就要有必须做的主动性,以及做一些“无用”的事;所谓目标,即聚焦、发力。就是要清楚什么是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切活动围绕目标展开;所谓效率,即找方法、找资源,用更有效的方法或者借助工具提高自己的学习、办公效率。必须做到在有效时间内非常高效,提高可支配时间的利用效果。

总而言之,主体性落地就是要让身处多任务环境中的自己努力找到任务与个人志趣的共通点并形成合力,为目标服务,达到点面结合,进而产出好的结果(如图1所示)。

图片

(四)阻碍:一大堆绊脚石

当然,现实情况并不会如我们所愿。我们一直处于多任务环境中,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干扰和阻碍,即便前文探讨了什么是主体性、如何做到主体性,但在落实的时候还是会有一堆“绊脚石”,我们必须及时抽离出来,让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在诸多限制条件下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先抓住最主要的东西,适当放下次要的东西。比如,在课程作业、实习、调研、组会、读书会、个人休闲等事情中,如果以学术研究作为未来方向,自然就是要围绕自己的研究i方向,积极参与调研、组会等,其他的则尽量往这个方向靠;走毕业就业道路,那么要以职业能力提升为主,注重实习等。

三、余论:自我反思

笔者对自己的评价是早慧晚熟。也许正是看上去比别人看待事物更深入一层,导致我对事情反而没有了进一步做的意愿,进而阻碍了我真正了解一些事物。这种“自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于适用我这一套方法的事物和领域成了我的兴趣点(舒适圈),不适用的我几乎本能性地排斥它们——而这正好与主体性相背。

主体性的内在逻辑是更加智慧地看待事物,对自己所处环境、所有条件等等都有相对清晰的认知,不是以个人主观意愿做选择,而是在理性分析利弊后结合自己的想法的结果。也就是说,真正拥有主体性的个体是比较成熟的个人了,但即便变得更成熟,我们还是会走很多弯路,会犯很多错误,我们仍需不断地“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身的主体性。

文章的最后,笔者想用学术星球上一段对渠敬东教授的采访片段收尾(引用有字数限制,有省略),愿每个个体找到自己的主体性,顺利走出围城。

索   骥:您认为一个好的研究者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渠敬东:动心,用功。我们为什么会念书?念书的一个前提是动心。什么叫动心呢?比如说你看新闻,看到有些事你会惦记着它,你会想着它,你周围的人在参加一个集体活动的时候,有的时候会感动,你二十几岁回家再看父母的时候,其实那个感觉和你当一个孩子时是不太一样的,这些才是念书一开始时最早的发动机。你动不动心这事特别重要……美好的东西就在你身上,等待你发现和体会。你发现和体会的方式是通过教育、读书、社会调查啊、细心琢磨生活的各处细节啊,等等,来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你要去谈恋爱啊,你要去交朋友啊,通过这些方式你才能体会你身上美好的东西。

公众号:学术星球北大教授渠敬东: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正在扼杀教育

图文:费边主义青年

图片

微信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原文PDF

文件永久有效

 

  • 微信号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搞钱阿蓝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公众号:搞钱阿蓝(xhllsys)
  • 文章来源:搞钱阿蓝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xhllsys.com/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