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做蓝海词?
1、蓝海词的概念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红海泛指竞争相当激烈的市场,而蓝海指的是竞争较小而又充满利润的未知市场空间。
所以蓝海词的概念就是这个词具备一定搜索热度,有一定利润,但同时竞争对手又比较少。
放在知乎去理解,蓝海词指的就是这个词有人在知乎搜索、提问,但展示出来的结果页却没有特别多高赞的回答和文章,竞争较小,新人切入进去更容易将自己的文章、回答排在前面。
选择蓝海词的原因/好处:
1.小玩家没优势。相信大部分花友选择知乎的目的要么是通过好物玩法每个月多赚几千块副业收入,要么是为自己的小生意引流。所以,我们都是市场上的“小玩家”,跟很多已经拿到某领域头部流量和权重的大V相比,优势不明显。很多百万浏览量的问题下聚集着几百个高赞高质量回答,去回答这种问题,大概率排在后面没人看,得不到曝光。
2.蓝海词竞争小,对手弱。相对而言,蓝海词虽然流量没那么大,但养活我们这样的小玩家足够,而且竞争要小的多。选择这种词,与你竞争的对手一下从博士生变成了小学生,稍微努力一点就能超过他们。
3.蓝海词数量多,可**。每个大领域下都有很多细分的小领域,就像国家下面有省,省下有市,市下有区、村等,这就导致蓝海词数量非常多。很多大玩家看不上这点流量或者没时间去做,你去做,可能大半年都没人跟你争,做10个100个这样的词,效果就很可观。
二、判断蓝海词的标准及核心玩法
1、标准
流量大(浏览量大)+竞争小(回答、文章少)
2、核心玩法
(1)用回答为文章引流,提高文章排名
使用找到的蓝海词做文章标题,让用户能搜到,然后回答这个蓝海词下相关的问题,并附文章链接引流,提高文章排名。
为什么一定要为文章引流呢?
一方面如果只有回答,用户看到你的文字需要点问题再点回答2个步骤,但文章如果能排在问题前面,用户看到你的文字只需要点文章这一个步骤,路径更短。另一方面如果有大V来答这个问题,之前你的回答容易被挤下去。
(2)长尾效应,以量取胜
长尾效应指的就是个性化、零散的小需求,每个蓝海词对应的需求量都不大,所以需要多做几个词,靠大量的蓝海词取胜,如果能将所以非主流市场累加起来,就能形成一个比主流市场还大的市场。
三、找蓝海词思路分享
我认为一切商业行为都是基于三个基本的抽象概念:钱、物、人。
比如去餐厅点个餐:需要付钱(钱),要有食物(物),还要有服务员、吃饭的人(人)。
找蓝海词的思路就是基于这三个基本概念,适用于一切生意。
1、钱:与钱相关的价格词+你的生意
5000元能去哪里旅游?(5000+旅游)
每月1000元结余怎么买基金?(1000+理财)
5万块能做什么小生意?(5万+小生意)
500元内有哪些不错的礼物?(500+礼物)
拿好物举例,比如在知乎搜“耳机推荐”,会发现排在前面的都是几千几百赞的回答、文章,新人很难拿到流量。
再使用【价格词+耳机】的方式去搜,比如 2000+耳机 可以看到竞争明显小了,排在前面的回答只有几个几十个赞。
点几个回答进去看看:2万多浏览量,只有5个回答~
9000多浏览量,只有3个回答~
除了搜2000,你还可以去搜“耳机1000”,“耳机1500”等词,比方说下面这个,浏览数20多万,10个回答一个带货的都没有,排第一的回答只有几行字,你去答妥妥拿流量。
这只是一个品类下的一个词,如果你做两三个品类,按500为一个价格梯度去搜,这一个方法估计能找到几十个蓝海词,几百个蓝海问题,然后你写文章铺回答坚持执行就完了,出单肯定是水到渠成的事。
当然,2000也只是一种搜索形式,也可能有人搜“两千”“二千”“2k”这样的价格词~
2、物:将“物”拆开,去找组合“物”的小零件
物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实物商品,也可以是课程、服务。
将你的这个“物”拆开,去找组合起这个“物”的那一个个小零件。
比如你卖笔记本电脑:
按品牌拆:华为笔记本、联想笔记本
按型号系列拆:联想小新系列、联想yoga系列
按CPU拆:Intel i5 i7、AMD R5 57
按屏幕拆:2k、4k、60hz、120hz
比如你做基金理财生意:
按基金公司拆、按基金经理拆、按基金行业拆、按基金类型拆...
比如你做旅游生意:
按交通工具拆、按住宿环境拆、按国家拆、按省份拆、按地级市拆...
比如花爷的副业课:
能拆成淘客电商、量化投资、自媒体IP、技术变现...
还是拿好物举例:
手机已经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大红海市场了,但如果你去拆某一个更加细分的领域,比如小米手机,我们去搜“红米note8 pro”“红米K30”这两个词看看:
浏览数7万多,只有7个回答~
浏览量1万多,只有4个回答~
你可以每个型号都写一篇文章,然后去好好回答排在前面浏览量大,回答少的问题,汇总到一篇更全面的小米xxx系列手机推荐这样的文章里,虽然每个单独的型号流量都没有那么大,但是涓涓细流汇成大江大河,你写10个100个型号,就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3、人:人群和人的行为
可以从人群和人的行为这两个角度出发。
(1)人群
这个很好理解,你的产品的用户群体是谁?
大学生?宝妈?还是程序员?或者医生护士?....
他可能都有哪些身份,用【他的这个身份+你的生意】去搜索。
拿大家常用的淘宝举个例子,比如你在淘宝搜“手表”,展示出来的商品是大家最普遍认知里的带在手上的手表~
但如果你在手表前面加一个身份词,比如“护士手表”,搜出来的产品完全不一样,百度查一下,原来这种表不是带在手上的,而是护士挂在胸前方便看时间的。
回到知乎,比如你要卖给大学生笔记本电脑:大学生所学的又有很多专业:金融经管类、计算机编程类、土木工程类、医学类.....
每个专业需求都不同,那他就可能去搜【他的专业名+笔记本电脑】。
临床医学笔记本电脑推荐哪款?
土木工程笔记本电脑推荐哪款?
计算机专业笔记本电脑推荐哪款?
......
再比如花爷的副业课:面向的可能是不同职业不同身份,想做副业的人群,他们可能会用自己的身份+副业去搜索。
宝妈能做哪些副业?
程序员能做哪些副业?
设计师能做哪些副业?
大学生能做哪些副业?
公务员能做哪些副业?
25岁的人能做哪些副业?
民宿老板能做哪些副业?
(2)人的行为
通过知乎问题标题,观察你的用户群体,还可能用哪些词去搜索?归纳出他的搜索习惯
比如你的用户是学设计的大学生,他可能会去搜
“大学生能参加哪些设计比赛?”
(新发现一个词:设计比赛)
比如双十一、双十二、圣诞节前后,用户可能会搜
“双十一/圣诞节有哪些值得推荐的xxx?”
(热点词:双十一、圣诞节)
再比如花爷的副业课,用户还可能会搜
“**”、“赚钱”、“下班后”、“放学后”、“业余时间”、“财务自由”
等这一类的词。
还是拿知乎带货举例:
用户经常同时看中了两三款,纠结买哪个,他可能会去对比着搜:“xxx”和“xxx”哪个更好?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目标用户的搜索习惯,模拟用户搜索路径去搜索找问题,或者做文章标题SEO搜索优化。
来个实例,我在知乎搜索框中输入“华为mate40”加一个“和”字,后面出现的机型就是用户在知乎最常对比的机型。
(除了加“和”,还可以使用“跟、与、比”等词。)
比如通过这个方式搜排第一的“华为mate40和华为P40”,可以看到很多类似下面这样的问题,近4万浏览量,只有4个回答,排第一的回答只有两行字,而且不带货~
你去好好回答,肯定能超过他。
最后再分享个用长尾词+限定条件去搜问题的玩法,以知乎好物举例,如果你看过很多提问买东西的问题,一定会看到很多类型下面这样的长尾词:(这也是目标用户的提问习惯)
哪个好
推荐
买哪个
性价比高
预算5000左右
值得入手吗
怎么样
什么牌子好
......
那我们就可以利用一些工具,直接用这种长尾词并限定某些条件去找蓝海市场。
可以先用一些免费的工具,
比如5118的知乎引流工具:https://yx.5118.com/traffic/zhihu
(可以免费试用几十次,用免费次数就行,之前的几个方法我觉得足够了)
比如我用5118知乎引流工具,限定条件如下:
问题标题:推荐
总搜索指数:大于1000
回答:小于20
平台排名:小于10
问题状态:正常
马上就能找到大量蓝海问题,如果你是带货的,可以找带货的问题答,如果你做其他生意,就可以找与你生意相关的领域问题去回答~
比如找到的下面这几个问题,流量都不小,但是竞争却很小:浏览量6万+,只有10个回答
流量量10万+,8个回答
四、流量变现的出口
流量变现这一点我主要是通过知乎好物推荐,挂卡片链接,拿佣金变现。
也有些花友希望通过知乎引流,为自己的小生意变现,我本身没有其他副业,这点没尝试过,但是在知乎看过其他人是如何引流的,可以放几个我之前作为流量被引流并付费的案例供大家参考模仿。
1、引流公众号:酸梅干超人(知识付费)
我大学前几年的规划是做UI设计,看知乎认识了一位老师“酸梅干超人”,觉得他写的与UI设计相关的东西比较实用,专业能力很强,就通过知乎关注了他的公众号,并付费了他3000+的课程,课程本身对我也有很大帮助。
他的流量获取方式有以下两种:
(1)在知乎个人简介中说明“我的公众号_超人的电话亭”
这样你去回答问题或者写文章,别人觉得内容好,扫一眼名片就能看到公众号,比较适合垂直领域,有一定专业背景,做自媒体,知识付费的花友。
(2)在文章中放自己网站或者课程的链接
2、引流淘宝店(个人IP卖货)
个人觉得通过知乎等自媒体平台引流淘宝店有个问题是可能卖这个产品的店很多,一不小心就给别人引流了,所以最好有个独有的IP词或者品牌词,引导用户用你的IP+产品词去搜。
比如下面这个“花姐食养”,回答女性养生领域的问题,为公众号和淘宝店引流,个人IP词就是“花姐”。
我们在淘宝搜一下花姐这个词,发现有很多长尾词,而且搜索人气不小,用户不搜某个产品,而是直接搜你的IP。
- 微信号
- 微信扫一扫
- 搞钱阿蓝
- 微信扫一扫
评论